好员工是夸出来的_第二节 帮助他正视失败,而不是被失败拖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节 帮助他正视失败,而不是被失败拖累

第(2/3)页

        据此,塞里格曼将这种自我放弃的消极状态称作“习得性无助”。

        染上习得性无助的人会在内心给自己筑一道不可跨越、不可摧毁的墙,坚信自己是无能的,从而放弃任何努力和创新,最终导致失败。

        2.3  管理要求:不要让他感到失望

        要避免员工产生习得性无助,其实很简单,只要在他失败的时候,继续给他希望就够了。因为真正让人产生无助感觉的,不是失败的经历或者结果,而是接二连三的失望。

        1975年,塞利格曼邀请一些大学生作为被试,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

        首先,他研究把这些学生分为三组,给予他们不同的任务:让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噪音,不管这组学生如何抗议,这些噪音也不会停止;让第二组学生也听这种噪音,不过,如果他们抗议,这些噪音就会停止;第三组是对照实验组,学生们不必听噪音。

        在这些被试在各自的条件下待过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即安排这些被试进行另外一种实验:在各个实验室安装一只名为“手指穿梭箱”的实验装置,让被试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左侧,同时施放强烈的、持续的噪音。当然,这只实验装置还有一个被试们并不知道的用途:如果被试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右侧,噪音就会停止。

        结果发现,在第一场实验中,能通过努力使噪音停止的第二组被试,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被试,在第二场“穿梭箱”的实验中,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右侧,使噪音停止。而第一组被试,即在第一场实验中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使噪音停止的被试,他们自实验开始后就一直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左侧,任凭刺耳的噪音不绝于耳,也不会尝试着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后来,研究人员问第一组被试:在第二场实验中,为什么不再想办法消除噪音呢?得到的回答却是:反正又没用,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

        如果现实一再让一个人感到失望,那么他就可能会放弃改变现状的努力,彻底认输!

        所以,你所要做的,就是在他失败的时候,重新燃起他的希望。

        2.4  行动要领:失败时,为他点燃一个新希望

        不管是卓越者,还是平庸者,所有人都会经历失败。而人之所以有卓越和平庸的差异,就在于人在面对失败时的心境。平庸的人在失败中看到的是失望、绝望,而卓越的人在失败中则看到的是希望。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i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