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之牧野诡事_第5章 墓中寻龙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 墓中寻龙 (5)

第(2/3)页

      相传黄妖的饮食习惯也颇为奇怪,它既不食林间草木,也不吃各类飞禽走兽,唯独对一种食物情有独钟,那就是家养之猫。黄妖的捕食手段更是堪称古怪,要不然名字里怎么带了个“妖”字呢?它从不会自己去围抓捕猎,而是通过释放一种类似催眠效果的气息,或说是继续愤怒之情,以袭家猫精神之虚,家猫会自行随之而去,任其活生生的寸磔而食,根本不会挣扎反抗。

        据曾经目睹过黄妖吃猫的人所言,那黄妖常会在有人居住的村边出没,每到月明星稀之夜,便从乱坟岗子上下来,到村中寻找家猫。

        如有家猫遇见黄妖,便会浑身战栗,吓得不敢出声,想逃也迈不开腿,只能绝望地跟着黄妖离开村子,走到有溪水流淌的所在。然后那猫就会在黄妖的注视下,像口渴难忍似的不停饮水,喝完吐出,吐完再喝,以此反复数次,直到将腹中五脏全部洗净,嘴角流着血水,仰面朝天地躺在地上。

        这时黄妖才会挤眉弄眼地缓缓走过去,先用舌头将猫从头到尾添遍,猫毛被它所舔,会自然而然地迅速脱落,它再伸出爪子在猫肚皮上来回抓挠,随即划破肚皮将肠子一节节拖出来吃掉,还要饮血食肉,最终只剩下几块残骸才肯罢休。

        关东军地下要塞

        胡八一初出道时被困野人沟金代将军墓,正走投无路,误入了一处与地下古墓相邻的“关东军地下要塞”,其规模之大难以估量。东北边境地区的日军地下要塞,是真实存在着的,而且不止一处两处,关于这种日本人修建的地下军事设施,有一些已经被发现,开辟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展览馆,还有一些已经在战争时期被毁,更大一部分却还隐藏在不为人知的山区,至今未被发现。

        小说中的地下军事要塞规模庞大,而实际上真的有那么大吗?现在已经发现的最大军事要塞——黑龙江虎林县虎头永固性地下军事要塞,中心区域正面宽12公里,纵深6公里。在此方圆数十公里的范围内,共有大小十余处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五个阵地组成。正是由于虎头要塞的分布范围广、工事规模大、军事设施全、防御坚固、攻击力强,又处在扼制苏联远东乌苏里铁路的咽喉要道,日本关东军将其吹嘘为永久要塞,是“东方的马其诺防线”。不过这座要塞的下场也和西方的马其诺防线一样,被人迂回包抄了老窝,徒然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备而不用。

        迄今为止,在东北发现的日本关东军地下要塞,以及弹药物资,实际上只是一小部分,日本无条件投降之时,曾将大量地下仓库和军事设施封存隐蔽。

        日军的弹药武器在战败后藏匿得极深,关于此类的事迹不胜枚举,据说在八路军刚进东北的时候,到处收集日军残留的武器,但是收获不大,有一次几名战士在一条河畔,发现一座大坟,坟前立着个墓碑,上写:战马之墓。底下署名是一个日本军官的名字。看样子是关东军留下的,大伙也没太留意,但侦察连的连长却觉得这座坟很不对劲,这么大的坟堆里面得埋多少匹马?于是带人将战马坟挖开,结果往里边一看,坟中全是被拆散了的火炮,重新组装起来就可以使用,原来这是日军撤退时所藏的一批武器。在大兴安岭林区也隐藏着许多地下要塞,有种传闻,据说前些年大兴安岭的火灾,就是由于关东军地下军火库爆炸引发的。这些传闻虽然荒诞不经,但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小说中那种地下要塞,是完全存在的。

        至于《鬼吹灯》中描写的地下要塞位于中蒙边境,现实中这里尚未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要塞,但在关东军对苏联采取的战略防御体系中,中蒙边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守满不守蒙,等于守河不守滩。在草原的边缘设立秘密要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尸香魔芋

        胡八一一行人等进入精绝古城的遗迹之后,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安葬精绝女王棺椁的地宫入口。棺椁悬挂在一个无底大洞之上,棺木是由罕见的昆仑神木制成。如果按现代家居装修的说法来说,这基本没有雕琢痕迹的棺木,属于原色风格。正是这样珍贵的昆仑神木,才使妖艳的“尸香魔芋”永不枯萎。昆仑神木是虚构的产物,是一种即使砍断也不会枯萎的树木。类似神树的传说在很早就有相关记载,扶桑、楗木、若木这三大神树,是中国古代文献如《山海经》、《淮南子》等著述中记载的众多神话传说中最出名的三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i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