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与临床医护_第十节 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检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节 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检验

第(1/3)页

螺旋体(spirochete)螺旋体的基本结构与细菌相似,有细胞壁、核质,对抗生素敏感,分类学上归于细菌范畴。对人和动物致病的有3个属:疏螺旋体属(borrelia),其中对人致病的有回归热螺旋体和伯氏疏螺旋体;密螺旋体(treponema),对人致病的有梅毒螺旋体、雅司螺旋体和品他螺旋体等;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o螺旋体所致疾病主要涉及性传播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不同种螺旋体所致疾病的种类、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临床症状等均不相同,应根据各自的不同特征,在临床不同病期采集合适标本,采用有效检测方法才能确诊,这对预防和治疗螺旋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梅毒螺旋体(Treporlema  pallidum.TP)

        亦称苍白螺旋体,是性传播性疾病(STD)梅毒的病原体。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梅毒患者的早期损害如硬下疳、扁平湿疣和黏膜白斑最具传染力,其皮肤、黏膜的溃烂或破损区及渗出物中有大量病原体,与之直接接触可传染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约占95%以上),其次是胎传及密切接触如接吻、哺乳等,输入梅毒患者的血液亦可致感染。临床上以早期梅毒(一期、二期梅毒)最多见,占87%。目前梅毒在我国再次流行,在报告的STD病例中处于第4位。它是性病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几乎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和器官,应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和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扩散。

        1.显微镜检查: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是早期梅毒唯一可靠的实验室方法,尤其对已出现硬下疳而梅毒血清反应仍呈阴性者的意义更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定为性病实验室必备检查项  目之一。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适用于暗视野  显微镜法不适用的标本。其他还有镀银染色法等。

        2.血清学实验是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分为两大类。一是非密  螺旋体抗原试验,多用牛心肌的心脂质作为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  的反应素(抗脂质抗体)o初期梅毒病灶出现后l~2周,血清中反应  素的阳性率为53%~83%,二期梅毒的阳性率可达100%,晚期梅毒  的阳性率为58%~85%,胎传梅毒的阳性率为80%~100%。

        常用的试验方法有性病研究所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不加  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甲  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其中USR的方法与VDRL完全  相同,只是改进了抗原制备方法,使血清不必加热灭活;RPR也是  VDRL试验的一种改良,在USR抗原中加入胶体碳作为指示剂,  使试验结果容易判读;TRUST的原理和方法与RPR完全相同,只  是用甲苯胺红染料颗粒代替胶体碳作为指示剂。

        此类试验简便、快速、价廉,尤其是RPR和TRUST,便于在一  般实验室推广使用。不仅适用于一二期梅毒的诊断、疗效观察以及  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也适用于大量人群的筛查、婚检、产前检查  和其他健康查体等。此类试验阳性时需用密螺旋体抗原试验进行  确证。

        由于此类试验为非特异性抗原试验,因而易发生假阳性反应。

        生理性假阳性见于妊娠和老年人(70岁以上可达10%)。生物性假  阳性主要见于结缔组织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梅毒血清反应有时出现难  以解释的现象,艾滋病合并梅毒感染时,其梅毒血清学试验呈阴性  反应。对怀疑梅毒者,建议同时做HIV抗体检查。

        3.另一类血清学试验是密螺旋体抗原试验,即用密螺旋体抗  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一  期梅毒的头几天就可检测出特异性抗体,主要用于梅毒的确证,不适用于疗效考察。主要方法有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TPI)、血清IgM抗体检测、免疫印迹法等。

        FTA-ABS被认为是检测梅毒的金标准,对三期梅毒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PHA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敏感、无需特殊设备等优点,但对一期梅毒的敏感性不如FIA-ABS。  TPPA与TPHA的原理、方法相同,只是用红色明胶颗粒代替了红细胞。TPI主要用于晚期梅毒及疑难病例的诊断,因操作复杂,临床实验室已很少使用o  ELISA法检测血清IgM抗体是目前很多实验室梅毒血清学诊断试验的首选方法。

        4.对以上实验方法的选择,WHO推荐用VDRL、RPR法对血清进行过筛试验,出现阳性者用FTA-ABS、TPPA、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免疫印迹试验等方法做确认试验。另外对先天梅毒很难诊断,可用RPR半定量试验每月检测1次反应素效价,连续6个月,或用VDRI,定量试验检查抗体效价变化。如效价增高或稳定在高水平,表明是先天梅毒;如抗体是来自母体的IgG,通常在2—3个月内消失。

        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梅毒螺旋体、雅司螺旋体等抗原性相似,所以用血清学试验不可能区别这些密螺旋体及其所致疾病。

        非性病密螺旋体

        非性病密螺旋体是一组对人致病、但不引起发生STD的密螺旋体。主要有:梅毒螺旋体细长亚种(T.pallidum  subspecies-pertenue),俗称雅司螺旋体,是雅司病的病原体,见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潮湿而温暖的地区,20世纪40年代我国江苏曾有流行,可累及皮肤和骨骼,临床表现与梅毒相似;梅毒螺旋体皮下亚种引起地方性非性病性梅毒,在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流行,侵犯皮肤、黏膜和骨骼,但先天性感染及心血管、神经系统受累极为罕见;斑点病螺旋体引起品他病,仅累及皮肤,主要流行于中南美洲。

        以上三种非性病性螺旋体病的传染源均为人,青少年多见,非性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皮肤受损处传播,苍蝇也可作为媒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它们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与梅毒螺旋体相同,常规方法难以将它们区分开来,需结合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加以区分。

        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能引起人、动物和家畜的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性疾病。人类接触带菌的野生动物和家畜或它们污染的水源、土壤等时钩体经皮肤进入人体而导致感染。钩体在中性的湿土或水中可存活数月,这在传播上有其重要意义。也可通过胎盘感染而导致流产。钩体对酸和热的抵抗力弱,60℃1min即死亡,0.2%的来苏、1:2000氯化汞、l%苯酚10~30min即可杀死。对青霉素敏感。钩体病为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全身酸痛,尤其是腓肠肌疼痛,严重者可表现为全身内脏出血和坏死,甚至导致死亡。

        钩端螺旋体感染的标本采集方法

        1.血液:于发病1周内的钩体血症期,在抗生素治疗前以无菌操作抽取静脉血,即刻接种进行培养或动物实验,此时的阳性检出率较高。患者于发病1周左右开始出现特异性lgM抗体,lgG继之,于病程1个月左右其效价达高峰,抗体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常于发病初期和恢复期采集双份血液,测定血清抗体滴度的消长,或采集单份血样测定IgM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

        2.尿液:发病第2周起患者尿中逐渐出现钩体,第3周达高峰。由于肾脏中钩体不受血液中特异性抗体的影响,故患者持续从  尿液中排菌可达数周之久。留取标本前需碱化尿液。

        3.脑脊液:发病1周内患者可出现脑膜炎症状,在抗生素治疗  前于无菌条件下做腰穿,收集脑脊液。

        4.组织:当疑有钩体病的患者或动物死亡后,在最短的时间内  取其肝脏或肾脏组织。

        病原学检验包括直接镜检,如直接暗视野镜检、改良镀银染  色、直接荧光抗体检查,分离培养(在致病性螺旋体中,钩体较易培  养成功)以及动物实验等。血清学试验的方法包括显微镜凝集试验  (单份血清效价为1:400或恢复期抗体效价较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  高即有诊断意义)、间接凝集试验(单份血清效价为1:160或恢复期  抗体效价较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即有诊断意义)、补体结合试验  (血清效价在1:20以上就有诊断意义,病后2~3d就可测出,可协助  早期诊断,但不能分型)、溶血试验、ELISA(用于检测特异性lgM抗  体,特异性和敏感性都高,具有早期诊断价值);DNA探针杂交、  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也已引入钩体病的诊断。

        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Bb)

        又称莱姆螺旋体(Lyme  spirochete)o可引起由硬蜱传播的自然  疫源性疾病——莱姆病(Lyme  disease.LD)。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  肤慢性移行性红斑(ECM),以及神经系统、心脏、关节等多脏器、多  系统损伤。该病好发于春夏季,在美洲、欧洲、澳洲及我国东北林区  都有发现,黑龙江省海林县林区是我国的高发区,患者多有蜱叮咬  史,目前在我国10多个省区已分离到Bb。

        1.实验室诊断通常采用血清学试验方法,如间接免疫荧光测  定(IFA)、ELISA、IgM检测以及免疫印迹法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如  核酸分子杂交、PCR等,也已广泛应用于LD的诊断和Bb的遗传学分析。

        2.药敏:Bb对四环素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亚胺培南等高度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利福平、环丙沙星多耐药。

        回归热螺旋体(B.recurren-tis)

        回归热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引起该病的疏螺旋体有两种:一是回归热螺旋体(B.recurren-tis),以体虱为传播媒介,引起流行性回归热,目前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已基本消灭;另一是赫姆疏螺旋体(B.hertmsii),以软蜱为传播媒介,引起地方性回归热,我国主要见于南疆、山西等地,比较少见。两者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为急起急退的发热、全身肌肉酸痛、肝脾肿大,前者更重。

        奋森螺旋体(Borrel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i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