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辛亥_第一卷 武昌首义 第25章 同盟会中部总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武昌首义 第25章 同盟会中部总会

第(1/3)页

10月13日午时两点,上海四川北路湖州中学,一间小*平房里,同盟会的几位大佬,宋教仁、谭人凤、居正、陈其美等人,正在此议事。

        这里是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所在地。同盟会中部总会,又称中部同盟会,是有意与同盟会东京总部立异的机构。

        原来,东京同盟会自1905年成立以后,领导人孙文、黄兴的策略,是集中全力在两广边界之地,策动起义,为此耗费了大量经费,牺牲了许多同志的性命,却都功败垂成。同盟会内部,渐渐有许多同志,对于孙、黄的的做法,提出异议。

        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之后,宋教仁提出,要有一个专主长江流域的革命机关,得到谭人凤等人的赞同。五月,谭人凤召集在日本的中国11省区的同盟会分会长会议,讨论建立组织问题。

        会上,宋教仁提出革命进行方略有上、中、下三策:在边地进行为下策,在长江流域进行为中策,在首都和北方进行为上策。并指出,革命地点宜居中,不宜偏僻;革命时期应缩短,不可延长;战争地域应狭小,不可扩大。

        与会同志经过争论后得出一致结论:“上策运动太难,下策已行之而败,且足引起干涉酿分裂之祸,决定采用中策,即在长江流域策动革命。”于是决议组织中部同盟会作为策动机关。

        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的失败,让宋教仁等人益发认为孙黄失策,坚信“长江革命之重要”。于是在7月31日,于上海四川北路湖州中学,成立了同盟会中部总会,虽然宣称“奉东京本会为主体”,却又自冠总会,且总理一职无人,号称要虚位以待贤豪。

        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后,宋教仁、谭人凤等经常化装奔走于沪汉之间,在他们的推动下,9月16日,武昌革命团体文学社与共进会召开了联合会议,成立了领导起义的统一机关,推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为起义军总指挥,共进会军务部长孙武为参谋长。

        10月10日,武昌起义突然爆发,同盟会中部总会负责人事前并不知道,如今已经过去三天,宋教仁等人依然没有得到具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i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