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公卿_第176章 理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6章 理想

第(1/3)页

在新的一年里,一场空前规模的旱灾席卷了大明朝大半个北方。

        从甘、陕、到豫北、鲁西一带。从开春以来就没有下过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雨水。好不容易熬过谷雨,眼看着播种插禾的时节就要错过,还是万里无云的好天气,一点要下雨的意思也没有。官府和民间都急的要跳起来,不得不在这种非正常的情况下强行耕种——期望在立夏之后能有雨水。

        仿佛老天爷真的要旱死人们,一直到了芒种,都没有下过大雨。

        新播的种子无法萌芽,除了少量上好的水浇地之外,绝大部分田地都面临着绝收的危险。尤其是山、陕已经豫北一带,很多农人眼看着一年的收成已经在干旱的肆虐之下化为泡影,不得不背井离乡做出抛荒逃难的无奈之举。

        任何一个正常的王朝,在面对这种天灾的时候,都会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在北方的朱棣也极为重视这次席卷北方的旱灾,当即大力提拔了一大批年轻的低级地方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抗旱。同时给江南留守朝廷下旨,准备赈济灾民的粮食和银钱,同时水陆两路开始紧急状态下的抢修,务必保障江南漕米和银钱的顺畅北上。

        这些举动其实都很中规中矩,北方有灾了,江南拿出点钱粮去支援一下,本也没有什么。做的好的话。旱灾的影响应该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就因为一个纯粹偶然的事件,给这场抗灾救灾的行动蒙上了一层血色。

        正在营建中的北平华盖殿莫名其妙的起火,火势蔓延极快,一夜之间就烧毁了正在建设中的三所大殿。一把大火,让永乐皇帝花费无数资材人力构架起来的三大殿化为灰烬。

        起火的原因还有待考据,但是很快就有人把北平的火灾和席卷北方的大旱联系起来。

        六科本就是为监察各部而存在的衙门,礼部一个六品的萧姓主事,萧姓主事给北平的朱棣上了一道奏折。奏折的大致意思就是:因为轻弃祖陵之地,有伤国体,所以上天降下示警。希望朱棣能下个罪己诏之类的东西,以免天怒人怨云云……

        朱棣表示上弄出了两个京城,其实北方成为行政中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连朱棣夫妇的陵墓都在修建当中了,分明就是迁都嘛。对于朱棣这种把太祖皇帝创下的龙脉一古脑撂在江南的举动,很早就为人所诟病,这个时候起了天灾又烧了大殿,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天人一体”这个不知道是哲学还是政治的“正经命题”:老天爷如此震怒,一把大火烧了你还没有建成的宫殿,分明就是不同意迁都嘛。要不然南京的宫殿怎么不起火?北平的大殿还没有修建完成呢就已经烧成灰了,分明就是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出现了错误……

        自从圣文皇后逝世之后,朱棣的脾气越发暴戾,平日里经常一边大谈仁慈一边举着屠刀杀人。这一次看过南京言官的奏本之后,立刻就暴跳如雷,根本就没有和江南的留守朝廷打招呼,在朱高煦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下手了。

        遣内卫直接下江南拿人,连走三法司审理定罪的程序都免了,直接就把这个敢于把皇帝迁都和天灾联系起来的言官扔进了还没有彻底完工的镇抚司大牢。同时被扔进去的还有该官员的家眷老小,上上下下一百多口子。

        朱棣如噬人的猛兽一般咆哮着:“朕就留你们一夜,若是朕真的德行有亏触怒了上天,那么今天晚上上天就应该再次烧毁镇抚大牢。如果到明日日出之时,大牢安在,则是尔等诽谤君王,当斩!”

        莫名其妙的起火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不可能接连出现。所以到第二天清晨的时候,镇抚大牢平安无恙。朱棣毫不掩饰自己的怒火,更没有准备给这个可怜的言官定一个可以让众人信服的罪名,而是再次举起屠刀稀里哗啦砍下了一百多个人头。

        这一下可真正把很多人给吓坏了。

        言官其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品级虽然不高,也没有什么决策权,可是历朝历代的君主对于言官还算是比较客气的,因为言官不会在事实上影响到帝王的统治,最多是说几句皇上不愿意听的话语也就是了。为了彰显言路顺畅,各朝多是采用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观点。明朝初年虽然也有言官犯事的记载,可不管怎么样,皇帝都会很认真的安一个像模像样的罪名过去,从来也没有发生这种因言获罪的事情——言官嘛,就是依靠说话上书吃饭的。

        不得不说这一次朱棣做的很过火。六品京官,放到地方上虽然没有知府那么高,可也不低于知府的副手了。尤其是对部院起到监督作用的科道官吏,本身就和朱棣是一个“战壕”的,可朱棣根本就不顾这些,也不理会什么程序,直接就动了刀子。

        就这么一下,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了朱棣对于迁都的坚决态度,再也没有人敢于在同样的事务上和朱棣唱反调。但是在暗地里,很多人都意识到了朱棣的统治已经太过于强势了,这样的一个皇帝对于下面的臣子而言,绝对不是好事。

        对这个感触最深的自然是太子朱高煦了。

        太子监国不仅是传统,也是朱棣正式任命的。可是忽然之间,朱棣根本就不理会这个太子,好像忘记了南京还有一个太子留守着一样,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了。

        朱高煦心里肯定很不是个滋味儿,因为皇帝根本就没有朱高煦当作储君看待,而是当作了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傀儡了……

        视国家法度如无物,无论是朝廷中枢还是地方官场,陷入一种人人自危的局面,这就是过分集中的皇权带来的直接恶果。

        赈济灾民是大明帝国的当务之急,在这个方面,太子朱高煦表现出了应有的沉稳和干练,立了就开始着手准备赈灾事宜。

        可是因为国库太过空虚,为了应付战争和下西洋以及对北平的营建,江南的朝廷里边以及用尽了手段,要不是用了林三洪一点关于改官办为商办的方子,恐怕早就拿不出去了。可是这么大规模的天灾,不赈济或者赈济的力度不够。肯定交代不过去。若是大规模去做的话,问题就又回到了原点:没钱!

        如此突如其来的旱灾,规模如此之大,根本就不是那种灵机一动的主意就可以扭转,需要的是深厚的民生积累。可是这些年来的积累成果大多已经化作了朱棣的“文治武功”,为了朱棣个人的功绩和需要已经花费了太多,到了真正需要国力的时候,反而拿不出来了。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神仙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加税一途可走。

        工商百业都要增加赋税,农赋田税直接征收了到了下半年的秋赋……

        虽然没有人敢直眉白眼的大声说出朱棣的不是,可毋庸置疑,永乐大帝在民间也在被很多人偷偷摸摸的骂了。

        “朱棣从来就不是一容人之人。”这是林三洪对永乐皇帝的私人评价:“他的功业大于一切。”

        对于斩杀言官和增加税赋的事情,林三洪很罕见的保持了沉默,不做任何评论,只是一门心思搞他的众恩义学堂。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此浅显的道理朱棣肯定明白的很,但是他的统治已经强势到了可以忽略一切声音的地步,自然用不着理会什么“轻重”。

        但是林三洪一直在给他的学生们灌输这个思想。

        朱棣的强势统治在江南激起很大的不满,虽然这种不满也仅仅是局限于私人之间,偷偷摸摸的说几句也就算,没有人会拿着自己的脑袋去和朱棣的屠刀较劲。

        仿佛是为了配合林三洪一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在江南一时大行其道,被朱棣的皇权搜刮过一次的工商百业居然有意无意的和士林站在了一起……

        随着盛夏逐渐临近,宝贵的雨水渐渐增多,夏收作物的损失肯定是无法挽回了,好在还可以抢在夏至前后抢种一些晚稻和秋谷,总算是保住了元气。

        北方人民的自救和江南的强力支援,让受灾百姓的损失减少了一些,虽然同样造成了大量的灾民,可能够做到这个份上已经算是很不容易了。

        一直到了十月中旬。局势总算是真正的安稳下来,而第四次远航出海的郑和带回了让朱棣很很感兴趣的东西:

        十三个蛮夷小邦“感化”天朝国威,“自愿”称臣纳贡,纷纷派遣使节前来大明朝拜大明皇帝,甚至还有两个根本就没有听说的海外小国的国王亲自前来,觐见富强庞大的大明帝国皇帝。

        这次规模空前的朝拜活动让朱棣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一边颁下赏赐给这些弹丸小邦,一边继续宣示永乐皇帝的“盖世武功”,同时让郑和准备下一次远航,至于出海的钱还够不够,朱棣似乎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皇上真的是老了,”林三洪有意无意的说道:“无论什么样雄才大略的人物,真正到了皇帝的位子上能够保持清醒头脑的也没有几个。当初刚刚登基的皇上只想稳固自己的统治,这个目标实现之后就打造空前绝后的辉煌帝国,然后就期望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盖世功绩……”

        林三洪躺在床上,春桃则笑嘻嘻的爬到三洪哥哥的身上

        “如果太子这时候发动一次清君侧的话,别的我不敢说,江南的工商业肯定是支持的。”在林三洪面前,春桃根本就是毫无顾忌,什么样的话也敢说出来:“三洪哥哥和太子私交甚厚,难道就真的不想做第二个姚广孝?”

        “第二个姚广孝?没有兴趣,何况太子根本就调动不了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要是太子想用武力来达到某种目的的话,最后得利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i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