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公卿_第170章 安身根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 安身根本

第(1/3)页

在迁都与否的事情上。朱棣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沉稳——在北平一住就是四个多月,似乎根本就不知道京城当中已经为了这个事情闹的鸡飞狗跳了。

        等到永乐皇帝没事人儿一样回到京城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条陈奏折已经堆积如山,摆满了朱棣的案头。

        无论是赞成迁都还是反对此举,永乐皇帝根本就不在意这些,在如小山一般的奏折之中翻找了一会,发现所有的奏折都和迁都之事有关,这一点让朱棣很满意。

        当然不是对手下的臣子满意,而是对朱高煦这个准太子的办事手法感觉满意。

        虽然还满意正式册封为太子,更没有入主东宫,可朱高煦有监国的使命。什么叫做监国?其实就是皇帝的替身。能够把所有的政务处理的四平八稳,独独把迁都这样充满争议而又无法解决的大事留出来等待皇帝回来的时候乾纲独断,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朱高煦都已经做完了自己的分内之事了,至于剩下的,那是应该交给皇帝处理而不是太子决断。

        朱棣连看都不看这些五花八门的奏折,统统留中不发——在很多人看来,这是皇帝犹豫不决的一种表示,似乎在等待局势进一步明朗化之后再做决定。

        正是因为这个不表态的举动,让朝廷关于迁都的争论尘嚣日上。

        朝臣很快就彻底分裂为两大派系,以科道言官为主的一方坚决反对迁都。而大臣则一力赞成将国都被迁。

        这些年来,朱棣清洗旧臣,把自己的嫡系人马安置在的重要位置,这些燕王旧部的根基多在北方,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一百个赞同迁都。

        反对迁都的科道言官似乎并非是为了单纯的利益,他们的论据更加充实:国都为一国之核心,天下首重之地,当年太祖皇帝立都于此,岂可轻去?若是贸然迁都,不仅有伤国体,似乎对于大明的龙脉也是一种伤害。

        至于赞成迁都的大臣,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踩着前朝旧臣的尸体爬上来的,对于南方的官僚体系有本能的敌对关系,绝对是赞成迁都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变化。

        大王爷朱高炽本来是以前的燕军旧部现在的阁臣支持的对象,就因为朱高炽大张旗鼓的反对迁都,反而改为支持赞成迁都是朱高煦了。(历史上的朱高炽也很反对朱棣迁都,在他做了皇帝之后,甚至做出把都城从北方迁回南方的打算,只不过这个朱高炽在位的时间仅仅有几个月,还没有做出实际意义的迁回举动,就挂掉了,所以给自己的继任者留下遗言,要迁回去。朱高炽的继任者也就是朱棣的孙子也只好做出“暂定北京为都”的决定,但是这一“暂”就“暂”到了崇祯十七年。)

        因为朱高炽崛起的时间太迟,无法在旧臣中找到支持,所以汉王系人马多是这几年提拔上来的科道官员。但是朱高煦大张旗鼓的支持迁都。反而让大部分科道官吏转投到了大王爷的实力范围之内。

        如此一来,兄弟二人的派系之争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下边的臣子已经吵的不可开交,吐沫星子满天飞,一个个引经据典争的面红耳赤照样是谁也不服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素来“睿智果断”的永乐皇帝不仅没有乾纲独断一言而决,反而下了一道明旨:公开辩论,三日之内拿出一个章程来。

        如此一来,迁都的两派争的更加厉害,舌头底下几乎要翻起滔天巨*来了。如此激烈的争论别说是三天,就是三年也争不出个所以然来。

        三日之后,永乐皇帝做朝,很正式的询问道:“诸位爱卿,迁都之事可有定论?”

        这种事情,哪能有什么定论?朱棣这么一问,就好似在滚油锅里撒了一把盐,顿时就炸开了锅。两派大臣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就在大殿之中争论起来。

        到了高潮处,几个激动的大臣挽起袖子互相推搡——居然动手了。

        金殿之上顿时一片大乱。

        当着皇帝的面就闹成这个样子,朱棣“龙颜大怒”:“如此国家大事岂同儿戏,诸位国家栋梁竟有如市井泼皮刁妇一般……”

        议论朝政国事的机枢之地成了鸡毛蒜皮的菜市场,朱棣如何不怒?

        “此事关系重大。尔等议而论之,三日竟然没有结果。而今嚣闹朝廷,视国家制度为何物?悉数驱出殿外,“再议”。

        一声令下,把所有参与争论的大臣象赶鸭子一样驱赶出去,让这些“不成事”的老家伙们跪在殿外阶下“再议”。

        说来也巧,这天的天气并不怎么好,刚刚在外面跪了一会之后就下去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分跪两旁的官老爷们在雨中被淋成了一大群落汤鸡。一面在雨水中冻得瑟瑟发抖,一面声嘶力竭的慷慨陈词:

        “太祖有训云:江左开基,立四海永清之本;中原图治,广一视同仁之心。以金陵、大梁为南、北二京。何闻有立黄河以为为都城之事?”

        当时的朱元璋确实说过这样的话语,现在连太祖的遗训都搬了出来,可见争论之激烈程度。

        赞成迁都的自然也不会示弱:

        “自古未闻有万世不亘之法度,此一时彼一时也。我朝广开疆域四海归心,北平乃潜龙之地,何以不成国都?自夏商而秦汉,直至我煌煌大明,以江南为都者,无不短命,为千秋万代计,当迁都,北迁已为当务之急……”

        这话说的有点过头,大明朝还远远没有达到一定要迁都的地步,更谈不上什么当务之急。只不过这么说也不算错,因为历朝历代在江南建都的王朝没有哪一个可以长久,要么就是亡于北方强敌之手,要么就是偏安一方,实在和现在的大明朝之鼎盛不相符合。

        反正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别想说服对方。

        朱棣就坐在殿中不冷不热的看着,象落汤鸡一样在雨水中争的脸红脖子粗的臣子们,众人却没有感觉到难堪,也不感觉有什么可尴尬的。大明朝尤其是明初,对待臣子的态度和赵宋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洪武年间,当堂脱裤子打屁股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反正也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大家都跪着淋雨呢,又是为了国家大计,有什么好难为情的?

        在雨水进行的辩论大赛一直都没有结果,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结果,在朱棣一声“再议”的话语当中,第一日的雨中“辩论赛”就这么无果而终。

        第二日,不紧不慢的小雨依旧下着,因为有了昨日的经验,大臣们有所准备,都穿着厚厚的衣物,以很滑稽很荒诞的形势继续昨天没有争论出结果的争论……

        臣子门从各个角度争论着迁都的利弊,无论是军事、政治、经济甚至是天象之说都搬了出来……

        老是这么跪着争论肯定不行,指望这些大臣形成统一意见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看火候已经差不多了,朱棣命人唤来准太子朱高煦:“朕萎绝难下,说说你的看法吧。”

        “臣以为迁都为国家根本大计。不可轻忽……”朱高煦说的是不可轻忽,而不是说的不可轻动,虽然仅仅是一字之差,可是含义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朱棣已经让臣子们很正式的辩论了好几天,这绝对不算轻忽了吧?

        看这个架势,朱棣和朱高煦父子二人肯定是商量好了,只不过是朱棣借着朱高煦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而已。

        “皇上由北平而正大统,北平为潜龙兴起之地,此为适宜迁都之一,曰天时。”

        “北平之地,背重山而面平地。接壤联海,可以转东南漕运可承两辽兵备,此曰地利,为适宜迁都之二。”

        “历朝历代,国祚绵长者无有立都城于江南者,兵事祸患多起于北方蛮族,立都于被足可震慑,此为适宜迁都之三。”

        朱高煦早有准备侃侃而谈,接连说了几条迁都的好处,其实这些都是大臣们在争论的过程中已经说过的,朱高煦只不过是做了一个总结而已。

        虽然没有什么新意,可也足以证明他本人是支持迁都的,而且在他背后明显有朱棣的影子……

        可是迁都不是皇家的家事,而是干系到国家社稷的大事,臣子们自然有发言权:

        “若论河山之巩固,物产之丰饶,天下何有右于江南者?太祖皇帝立足龙盘虎踞之都,终开我大明盛世,此不为天时?”

        朱元璋就是在南京为国都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开创了大明朝,难道这不是天意?

        “诸朝祸起北族者众多,贸然将国之机枢北迁,一旦事情有变,恐应接不及,此不为地利也。”

        北平终究太靠近边疆了,那边有很多异族人,即便是蒙古有很多部落已经内附,可更多的是还是对大明保持了敌对状态,要不然也没有必要一次接一次的北伐了。要是哪天忽然出了什么乱子,异族人的兵马旦夕之间就可以攻打进国家都城,这样的祸患可不在少数。

        “迁都以北,必然填民屯田,此为劳民伤财之事,何为人和?”

        因为历史遗留的种种问题,北平一直都算是边疆,而且征战连年,人口远远不如江南稠密。迁都这样的大事情。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口。如果真的要迁都的话,大规模的移民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而大规模移民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灾难,对于民生也有不小的伤害,绝对谈不上什么人和……反对派说的也有道理,和单纯因为利益考虑的赞成派相比,反对派似乎更有说服力。

        朱高煦似乎早就料到反对派会有这种论调,站立在殿阶之上大声说道:“此为书生之见,实不足取。边陲之地?嘿嘿,我大明国国力鼎盛君圣臣贤万众一心,当行前所未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i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